河南环境科学研究概况
河南省环境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和全国一样起步于70年代初。1973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研究、讨论了我国的环境问题,并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文件规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并就全面规划,工业合理布局,改善老城市的环境,综合利用,土壤和植被的保护,水系和海域的管理,植树造林,环境监测,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环境保护投资和环境保护设备的研制与生产十个方面的问题作了详细规定。
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大会的精神,像一股强劲的东风,迅速吹遍了中原大地。河南地理所环境室就是在这种形式下成立的。环境室成立30多年来,在环境科学的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研究阶段;2、区域背景值调查与环境影响评价;3、环境污染治理应用技术研究。
根据国家对环境保护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我们对环境学研究的方向将向更高层次发展。不但要治理造纸废水,还要开发制革废水、酿造废水、印染废水的治理方法;不但要治理废水,还要治理废气、废渣;不但要搞单项治理,还要向综合治理、综合利用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