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河南地理研究所筹建于1958年秋,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河南分院,当时设在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地理系,实行“系所合一”,名为“中国科学院河南分院地理研究所”,亦称“中国科学院河南分院第11研究所”。
1962年2月,中国科学院河南分院撤销,河南地理研究所保留,划归中国科学院中南大行政区科研体系,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
1963年7月,依据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 [中南科院字第029号]文,河南地理研究所名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河南分所”,简称“河南地理分所”,在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排序为13研究所。
1963年3月,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同意河南地理研究所由开封迁往郑州。1963年7月底,河南地理研究所迁到郑州市陇海路现址。
1969年,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撤销,河南地理研究所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名为“中国科学院河南地理研究所”,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受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
1979年,按照河南省革命委员会[豫革〔1979〕130号]文,“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建立河南省科学院,现属省科委领导的化学所、地理所、同位素所、生物所、能源所、应用数学所归省科学院直接领导”,河南地理研究所从1980年名为“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1987年9月,经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地理研究所由河南省科学院和河南省计划经济委员会(今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双重领导。
1995年5月,经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河南地理研究所对外同时使用“河南省软科学研究所”的名称。
2001年10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按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运行和管理。
2021年7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将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作为科技创新重要工程,地理研究所为河南省科学院新型研发机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