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成功举办2025年“陆浑湿地科普讲解大赛” —— 科技护航湿地生态,共绘美丽陆浑新画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要求,9月19日,由河南省科学院、嵩县人民政府指导,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嵩县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陆浑湿地科普讲解大赛”在嵩县实验中学隆重举行。活动以“科技护航湿地 共建美丽陆浑”为主题,通过科普讲解、专家讲座等形式,推动科学普及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群策群力,共筑湿地科普新平台
本次活动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嵩县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办,嵩县实验中学承办,并获得河南大河网、嵩县融媒体等媒体全程报道。活动吸引了来自湿地保护、生态研究、科普教育等领域的19名选手参赛,嵩县实验中学300余名师生代表现场观摩。
诚挚致辞,擘画生态保护新蓝图
活动在嵩县实验中学领导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中拉开帷幕。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杜军副所长在致辞中强调:“陆浑湖是黄河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大赛旨在通过科普讲解传递湿地保护理念,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湿地科学保护与社区共建,打造‘人水和谐’的示范样板。
巅峰对决,选手诠释湿地科学魅力
19名参赛选手围绕“湿地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等主题展开精彩讲解。来自嵩县实验中学张梓桐同学以《科技护航湿地 共建美丽陆浑》为题,以科技的角度生动阐述了湿地的生态密码;郭闻琼、王涵玉同学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了陆浑湿地的一员--鳙鱼。选手们以5分钟限时展示,融合PPT、视频动画及现场互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语言,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专家赋能,深化科学认知
大赛特邀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黄河生态领域专家马玉凤博士作题为《守护母亲河,河南的担当》的专题讲座。 深入解读河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的担当。马博士从“黄河”的由来、概况及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性切入,强调黄河安危关乎国家发展全局。她重点分析了河南段黄河的特殊性——作为“豆腐腰”段,防洪压力大、生态功能关键,是黄河治理的核心区域。她指出,河南的担当体现在多方面:推进水土保持与湿地修复,筑牢生态屏障;落实节水优先,保障水资源安全;探索绿色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进步。讲座生动阐述了河南如何在国家战略引领下,为“让黄河成为幸福河”贡献关键力量。有效提升了在场师生对黄河保护的认识与参与意识。
荣誉时刻,激励科普传播力量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评选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嵩县实验中学学生王怡茜、王艺霖、黄梓睿、李演语凭借剧目式表演讲解的作品《守望湿地》获金奖,团队小队长在获奖感言中表示:“通过准备比赛,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增进了友谊,更意识到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领导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并宣布将优秀讲解作品纳入嵩县湿地科普资源库,用于后续宣传教育。
多方联动,共绘绿色发展新篇
活动尾声,嵩县人民政府对于本次大赛予以充分肯定,并总结道:“本次大赛是政校研媒协同创新的成功实践,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与河南省科学院的合作,推动陆浑湖湿地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与生态旅游标杆。”将通过多平台传播活动成果,扩大湿地保护的社会影响力。
撰稿:姚梅
初审:张峰
复审:刘伟
终审: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