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官方网站!

地理大讲堂 名家讲坛:连蕙茹教授做客地理所开展学术讲座

来源: 数字环境考古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10/21 20:57:06 查看:

       2025年10月20日,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连蕙茹副教授应邀做客我所进行学术交流,在二楼会议室做了题为《考古学中的土壤微形态分析:方法与案例》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鲁鹏所长主持,数字环境考古中心的相关科研人员及所联培研究生参加活动。


z202510215.png


       报告会上,连蕙茹围绕土壤微形态的鉴定展开汇报,系统介绍了土壤微形态的原理、发展历史和应用案例,首先介绍了土壤微形态的发展历史以及在考古遗址应用中的优势,其次介绍了土壤微形态样品的采集注意事项、制样流程。随后详细介绍了利用土壤微形态识别的吉林和龙大洞遗址形成过程以及良渚古城钟家港遗址活动面的形成模式这两个案例。整场报告内容丰富,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土壤微形态的分析,从微观和量化的角度为考古学家更加准确的划分地层和提取人类活动信息提供了可能。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围绕土壤微形态技术在考古遗址中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报告会结束后,数字环境考古中心陈盼盼主任带领连教授参观了数字环境考古实验室,并就目前实验室的工作以及在土壤微形态制片方面与连教授进行了交流与沟通。


z202510216.png


       连蕙茹,毕业于剑桥大学考古与人类学系,现任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获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主要关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青铜器、陶器等物质的生产与流通。主要研究方法为地学考古,运用土壤微形态、粒度分析等多种地学手段,研究遗址形成过程、气候与水文情况的变化对古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史前人类如何改造与管理遗址周边的景观、以及复杂社会的起源与发展等问题。

 





撰稿:贾明明

初审:任   杰

复审:杜   军

终审:鲁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