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所党委组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11月3日,地理所党委组织召开了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第一议题学习了《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共同学习了河南省科学院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月第四专题学习材料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第四章。全体党委委员及相关部门主任参加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制定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研究制定好“十五五”规划,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如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具有重大意义。《建议》稿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体现了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河南省科学院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第四专题学习材料聚焦科研诚信,对相关法规制度进行了明确,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2022年12月修订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依法规范科研不端行为;对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第三方服务、评审“打招呼”等科研不端人员依法进行处理,对广大科研工作人员进行警醒。通过 “法规制度+案例警示” 的双重发力,为科研诚信建设筑牢实践根基,让科研活动的 “红线” 更清晰、“底线” 更明确,让 “诚信科研” 的理念入脑入心,引导科研工作者摒弃侥幸心理,坚守求真务实的科研初心,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第四章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重强调,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其培育发展必须立足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坚决摒弃 “一刀切”“同质化” 模式。要聚焦科技创新这个核心支撑,加快推进技术突破、业态创新、模式重构,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新赛道。同时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 “最后一公里”,完善人才引育用留机制,让创新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集聚。唯有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才能让新质生产力在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持久动能。
地理所党委书记、所长鲁鹏在学习时强调,一是要深化对 “十五五” 规划建议说明的学习领悟。充分认识到 “十五五” 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定位。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及“做强国内大循环”等核心任务,思考本单位如何在十五五规划落地中找准发力点,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十五五”建设的具体行动。二是必须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科研诚信作为工作重点。各科研团队要认真研讨,结合具体案例,深刻反思科研项目申报、论文发表、资金使用等环节的廉政风险点,对违规行为保持 “零容忍”,形成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的科研生态。三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涵盖了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论断,是指导我们应对复杂局面的理论宝库。所级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带动普通党员读原著、悟原理,将书中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融合,切实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单位的高质量发展与国家 “十五五” 宏伟蓝图的实现贡献力量。


撰稿:张峰
初审:张峰
复审:刘伟
终审: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