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欢迎访问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官方网站!

伊洛河盆地环境遥感考古初步研究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 2018/5/5 9:46:23 查看:


成果名称:伊洛河盆地环境遥感考古初步研究


工作时间:1999-2000


主要完成人:杨瑞霞、詹志明、郭仰山、刘树人、陈嘉秀、冯德显、王超

 

内容简介:

       伊洛河盆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我国历史上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邦立国,留下了丰富的古文化遗存,研究并全面恢复伊洛河盆地人类历史面貌,是考古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都感兴趣的课题。


       项目对伊洛盆地环境考古进行研究分析,运用出土文物、历史文献以及现代分析手段和将今论古的方式,综合出伊洛盆地在数千年前人类活动的自然环境。通过对盆地发育和演变分析以及对新石期以来盆地自然环境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伊洛盆地在新石器时期自然环境优良,利于早期华夏文明在此形成。先秦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盆地微地貌、植被、水文发生了变化,早期遗址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新石器以来,流水作用和人为因素成为盆地微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先秦以来,伊洛河夹河滩地在微观上变化明显,早期文化遗迹遭到破坏,其主要原因是河流改道。因此,伊洛河古河道与古文化遗址关系密切,我们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和环境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夹河滩地古河道分布,以期为全面恢复盆地人类历史面貌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采用1958年航摄的1:25000图像四十余幅,利用计算机图像增强技术与镶嵌处理,并应用古河道和古遗址判读标志,研究分析了伊洛河夹河滩地古河道现象。经遥感解译、考古分析,我们认为,洛阳滩中古河道现象明显,从南到北有三条分布,其位置与考古工作者分析的古河道情况比较一致;偃师滩中古河道现象较为复杂,我们从三个方面说明偃师滩古河道分布概况:第一,夏商时期古河道走向;第二,隋唐时期同通济渠有关的古河道遗存;第三,二里头遗址周边的水系变化。在研究分析基础上,我们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编制了伊洛河夹河滩地古河道航空影像解译图和伊洛河偃师夹滩古河道分布图等图件。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我们认为,环境遥感考古需要多学科交叉渗透,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需要在继承相关各学科传统研究方法基础上,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地域特征明显,环境遥感考古今后应该大有作为。


       本项研究只是恢复伊洛盆地人类历史面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它为今后恢复伊洛盆地人类历史面貌奠定了研究基础。遥感考古研究与应用,无论是对于地学研究人员和遥感技术人员,还是考古工作者,都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没有成熟的方法模式可以套用,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对于相关学科研究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学习、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必定会对今后开展环境遥感考古研究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