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欢迎访问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官方网站!

河南省南北过渡带生态旅游显性开发研究——以伏牛 -大别山为例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 2018/5/5 23:39:55 查看:

项目名称 : 河南省南北过渡带生态旅游显性开发研究——以伏牛 -大别山为例

完成单位 :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财经学院旅游与会展学院

完成人员 : 吕连琴、田广增、罗 颖、蒋冰华、杨文新、王毅彰、王 莹、李 波、仝志勇、柳欣欣、刘宁豫、李世杰

项目背景 :

    河南是文物文化大省,长期以来形成了文化旅游大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然而,新世纪的国内外旅游需求趋势已由文化型为主导向绿色生态型、休闲度假型、科技知识型、健身娱乐型等新兴方向转变,生态旅游的地位和趋势明显加强。河南拥有众多优秀的山水生态旅游资源,但由于缺乏资源整合和鲜明的主题,导致全省生态旅游形象不鲜明,地位不突出,严重制约了全省旅游业的高速发展。

技术原理

    河南省位于中国南北过渡带上,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有着与南方、北方不同的地域特点。而地域差异、地域特色恰是吸引旅游者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南北过渡性应是河南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最核心特点和整合的焦点所在,对之进行旅游开发将有利于增强全省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南北过渡带生态旅游也有可能成为全省生态旅游的一个潜在品牌,一个值得培植和塑造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但是,旅游资源的南北过渡性大多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内在的规律性、隐含性,多存在于教科书、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专业人士的头脑中,对大多数游客来说,并不能很直观地看到或很容易地理解和认识到,因此,河南作为全国南北过渡带的代表区域,伏牛——大别山一线作为全省南北过渡带的典型区域,其具有过渡带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并没有对游客产生很大的、现实的吸引力。由此,深入挖掘南北过渡带隐性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显性化开发使之展示出来,吸引南北各地的游客观光、考察、增知、益智,不仅符合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也是整合河南生态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的需要,对促进河南省生态旅游的品牌塑造和崛起、乃至河南省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中,我们对国内外同类研究状况及相关文献进行了搜集、研究。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99-2009年全部期刊)以“南北过渡带”为关键词模糊匹配检索,搜索记录为 1个,即丁学欣的《 跨越秦岭两重天》(中国旅游, 2000年第 2期)。输入“过渡带”进行文献检索,记录达 414条。总体上看,对过渡带进行的研究不少,但都是停留在零星的文字描述或是对过渡带某一地点、某一知识点的研究方面。如杨好伟等的《河南大别山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与合理利用》(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 1期)、蔡永立等的《河南金岗台山区的植被及其垂直分布》(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5年第 4期)等,综合性较强的研究很少,查阅到的有侯向阳的《温带 -亚热带过渡带的景观变迁及其生态意义》(应用生态学报, 2001年第 2期)。而对南北过渡带的旅游开发则研究的更少,仅仅是停留在景区、景点的资源描述或开发层面上。如通过百度搜索到的对陕西太白顶、湖北大别山森林公园、河南鸡公山等景区的开发,尚未见到从旅游角度对南北过渡带进行整体、整合开发的集中阐述和研究。以“旅游显性开发”为关键词模糊匹配检索,搜索记录为 4条:一是刘辛田的《以曾国藩故居为代表的晚清名臣故居旅游开发理念的思考》(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四期);二是翟辅东的《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概念和应用》(旅游学刊, 2004年第六期);三是李梅的《地理教学中潜在课程资源开发初探》(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二期);四是叶文辉的《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学解读》(思想战线, 2003年第六期)。由此,尚未发现与申报项目接近或类同的研究成果。

    从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观点来看,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 1)研究意义:本课题提出,河南应全力打造“中国南北过渡带生态旅游目的地”,提升河南生态旅游地位和整体形象,调整河南长期形成的文化旅游大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定式,扩大河南旅游吸引力。

( 2)基础研究:本课题在研究我国南北过渡带自然生态、人文经济过渡性规律及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河南省南北过渡带过渡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为显性开发奠定了知识理论基础。

( 3)研究重点之一:本课题重点提出建设中国南北过渡带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思路,并从河南省建设中国南北过渡带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条件、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建设方案、具体措施等方面入手,研究如何采用现代旅游开发理念和手段,建设中国南北过渡带生态旅游目的地。开发思路主要有:建设中国南北过渡带生态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生态研究所、生态科考科普基地、高科技产业园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山地运动、人文生态旅游项目等。

( 4)研究重点之二:本课题提出跨区域联合开发中国南北过渡带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观点。主要从省内联合、跨省联合两方面分析阐述如何开发南北过渡带生态旅游。首先对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联合开发河南南北过渡带生态旅游、建立精品线路的思路、措施进行了研究;其次,对豫鄂陕皖苏五省联合开发我国南北过渡带生态旅游、建立精品线路的思路进行了研究。

( 5)创新与不足:该项目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选题上,尚未搜集到国内同类研究成果,并且首次提出了河南应打造中国南北过渡带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品牌和整体形象,并提出了主要的开发项目。不足之处在于对南北过渡带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方案还处于总体构思、项目开发阶段,一些项目还没有达到落地的可操作层面。


鉴定及应用 :

( 1)鉴定意见

    河南省科技厅于 2009年 12月 19日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财经学院共同完成的项目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疑和讨论,形成如下鉴定意见:

    1. 课题组提供的研究资料规范、齐全,符合鉴定要求。

    2. 该课题提出了南北过渡性应是河南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最核心特点和整合的焦点所在,深入挖掘南北过渡带隐性的生态旅游资源,使之成为显性旅游资源,对于优化全省旅游产品结构有重要意义,具有创新性。

    3. 该课题重点提出了河南省南北过渡带生态旅游开发的两大思路和具体措施,对相关地区旅游开发和管理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该课题资料翔实,研究深入,思路清晰,观点正确,重点突出,体系完整,对指导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建议:加快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我省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

( 2)应 用 前 景

    该研究成果对指导河南省乃至中国的南北过渡带生态旅游开发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可以服务于政府、开发商的旅游开发决策。因此,该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有效推动南北过渡带地区生态旅游的高效发展。